法國越南竹林寺參訪法華禪寺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法國越南竹林寺參訪法華禪寺 【人間社 惜緣 法國碧西聖喬治報導】2022-08-06 法國南部馬賽竹林寺(Pagode Truc Lâm)住持越南籍行光法師帶領護法信眾共7人,8月3日下午參訪佛光山法華禪寺,由監院妙多法師、義工鄭海琴一起接待,並以星雲大師法文版《獻給旅行者365日》、《釋迦牟尼佛傳》、《我不是呷教的和尚》書籍贈予行光法師,以及六字大明咒項鍊、觀音菩薩像贈予信徒結緣。 隨後由鄭海琴導覽各殿堂,介紹佛菩薩聖像、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三好四給,觀看兩側文化走廊的佛光影像展,美術館的雕塑展。應法師要求,特別開放流通處給他們請購紀念品以及參觀滴水坊。 行光法師曾在台灣宜蘭佛光大學就讀,畢業後回越南,之後到法國弘法。目前在法國南部馬賽竹林寺(Pagode Truc Lâm)擔任住持,對於佛光山的弘法理念非常敬佩及十分瞭解,特帶信徒來法華禪寺取經。 行光法師表示,此次特地開車帶信徒來巴黎參訪佛教各寺院,雖已有多個行程,參訪過多所道場,但來到法華禪寺猶如回家般的親切,更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心中歡喜滿滿,也準備明年帶信徒回台灣總本山參訪學習,並展示竹林寺的外觀及留下聯繫方式,邀約妙多法師若有因緣去馬賽,歡迎到竹林寺參觀。 適逢報恩孝親梁皇法會前夕,莊嚴的大殿令一行人特別攝受,對於義工對道場的護持,以及佛光會員的行止,令他們都相當佩服。他們讚歎法華禪寺弘法與時俱進且多元化,很大但有條不紊,當場請教接引青年及弘法本土化的方法。導覽員表示走出去辦活動,把人帶進來,是度眾善巧方便法門之一。 最後一行人在接待大廳索取不少中、法、越南文書籍並感謝道場的接待,也隨喜供養三寶,歡喜滿載而歸,圓滿一個半小時的參訪交流。   人間通訊社原文

鄧楚蓁雕塑個展 佛光緣美術館巴黎館開展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鄧楚蓁雕塑個展 佛光緣美術館巴黎館開展 【人間社 恬淡 法國巴黎報導】2022-08-04 佛光緣美術館巴黎館7月31日在觀音殿舉行「簡愛·鄧楚蓁雕塑展」開幕典禮,出席貴賓有歐洲副總住持暨法華禪寺監院妙多法師、藝術家鄧楚蓁、駐法台北僑務組組長劉素秋、法國當代藝術家主席葉星千、僑務諮詢委員暨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蔡國泰、僑務諮詢委員暨台商會名譽會長黎輝、法中同慶會會長暨溫州商會副會長劉曉勇、猶太教主席Claude WINDISCH、國際佛光會巴黎協會會長溫肖丹等60多人共襄盛會,歡喜欣賞雕塑藝術品的美。 首先由巴黎佛光敦煌舞團以觀音菩薩造型獻上「菩薩行」的舞蹈來呼應展覽主題「簡愛」,以此傳遞觀音菩薩的慈悲行,也為展覽拉開序幕。隨後邀請貴賓一起為個展開幕剪綵。為感謝佛光山,鄧楚蓁將兩件展覽作品〈隨風〉及〈隨雲〉贈送給法華禪寺,由監院妙多法師接受並回贈星雲大師墨寶卷軸〈靜〉予鄧楚蓁。 開幕儀式後,鄧楚蓁為大家導覽,逐一介紹作品的特色和創作因緣和過程。在藝術家的解說下,大家感受到其藝術魅力和美感源自於她的人生體悟,無不讚歎。法國當代藝術家主席葉星千,讚歎鄧楚蓁的每件作品都有豐厚的思想內涵,與中國傳統的陶瓷藝術相結合,更別具時代的符號,非常激賞。 劉素秋祝賀個展成功外,也給予鄧楚蓁的高度評價,表示對方把優美的中華藝術文化傳到法國,讓大家享受藝術之美,希望鄧楚蓁的創作藝術更上一層樓。 妙多法師表示,這次美術館開展典禮是三年疫情以來別具意義的展覽,感謝貴賓的蒞臨,也感謝鄧楚蓁通過佛光緣美術館總館的因緣,在巴黎館展出作品,實在難能可貴。佛光山以文化弘揚佛法,提供藝術的平台讓大家展現才華。展覽作品主題為「簡愛」,鄧楚蓁用生命的過程和力量把愛展現在作品裡,每件作品都承載著鄧楚蓁滿滿的愛,希望大家透過展覽體會鄧老師單純無限的愛,並傳遞菩薩大愛給社會大眾,也讓自己生命發光發熱。 台灣籍的鄧楚蓁從小喜愛雕塑,雕塑經驗長達30年以上,在長期的創作中養成自己獨特的雕塑風格,自然簡單,隨心感覺,作品呈現給人簡約沉靜的藝術美感。曾多次獲選國內外雕塑比賽肯定、擔任公司行號機構雕塑工作坊老師,在法藍瓷FRANZ fans任職雕塑設計師超過10年,精通石雕、陶塑、珠寶設計,目前旅居法國持續創作。 鄧楚蓁提及經歷過人生的無常變化,在創作生涯中趨向於化繁為簡,回歸自我,捨去多餘和執著,不違背自然規律而處處順應自然,養成隨緣的心態,隨感覺創作藝術作品。 鄧楚蓁注重環保愛護地球,利用捲筒衛生紙的紙心、雞蛋盒等材料雕塑藝術品。本次展覽共有20多件作品,內容分為兩大類,即母子親情、隨緣心態。鄧楚蓁以一種內在心境的轉化與詮釋,用特有創作手法,展現藝術家的生命韌性與精神力量,正如鄧楚蓁所說:「釋放生命,轉換情感,把人生歷程展現在作品裡,讓自己成長。」   人間通訊社原文

歐洲佛光幹部講習會 佛光人睽違三年挪威再聚首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歐洲佛光幹部講習會 佛光人睽違三年挪威再聚首 【人間社 普琳、趙明明 挪威奧斯陸報導】2022-06-28 2022年歐洲佛光幹部講習會,6月24日至26日於挪威奧斯陸Sundvolden Hotel召開。來自歐洲14國、18個協會的250位佛光人,在疫情阻隔三年後,克服萬難,包括這一陣子歐洲多國機場及地鐵罷工,造成班機取消及候機時間漫長等,能再次聚首,歡喜激動溢於言表,更是分外珍惜難遭難遇的學習機會。 24日的開幕典禮有國際佛光會歐洲副祕書長滿謙法師、挪威佛教聯盟秘書長Egil Lothe及秘書Nirmala Eidsgård、佛光山歐洲總住持覺容法師與副總住持妙祥法師、世界總會理事蔡有娣督導、倪世健督導等貴賓蒞臨出席。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都特別預錄影片勉勵歐洲佛光人。心保和尚表示,儘管醫學昌明、科技發達,人類依舊無法擺脫疫情與戰爭的陰影,從中卻更能體會佛法的可貴。他感謝奧斯陸協會難行能行,籌備此次講習會,讓大家得以自我提升,在交流互動中進步。慈容法師期許大家,在疫情、戰爭的不安定中,通過多一點的用功與學習,譬如「五停心觀」,來學會找到真我,安定猿猴般的心。 專程從台灣前來的滿謙法師,以「智慧與創新」作主題演講,從佛陀在保守的種姓環境,提出「眾生皆有平等佛性」的「創舉」,引出創意來自慈悲、無我、無私;並舉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秉持僧眾平等而「創新」成立的佛光會。更盛讚歐洲佛光人在疫情中發揮各種創意,視危機為轉機,發掘順應新時代的各類人才,使「佛光歐盟」獲得肯定。 Egil Lothe提出,佛教的發展,離不開佛教人口的成長、佛教協會的成長;各協會的互動有利互惠。Nirmala Eidsgård不僅稱讚佛光會會服美觀現代,還肯定了挪威協會在當地的深耕及佛教在挪威的潛力。 挪威協會會長柯佩珍挑戰比承平之時更嚴峻風險,帶領整個團承辦此次活動,其表示只要加入佛光會的行列,就能夠和全世界的佛光人連線交流,獲得寶貴的資訊和新知識,提昇了前所未發現的智慧,及激發出潛能。 巴黎協會會長溫肖丹號召54位會員共襄盛舉,為活動最大團隊。其希望藉由與佛光人的交流互動,更加瞭解佛光會會務,期待會員們學成回巴黎後,能更發心承擔,一起推動巴黎協會會務。 倫敦協會會長陳偉良表示,很開心終於從與佛光人線上見面兩年多後,至奧斯陸參加會議,見到大家。心保和尚提到「智慧與創新」及此次雲水茶禪、人間音緣的嶄新內容,都讓人拭目以待,十分感謝挪威協會的努力和付出。   人間通訊社原文

歐洲佛光幹部講習會 「智慧與創新」課程感動多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歐洲佛光幹部講習會 「智慧與創新」課程感動多 【人間社 普琳 挪威奧斯陸報導】2022-06-27 以「智慧與創新」為主題的「2022年歐洲佛光幹部講習會」,6月25日在陽光徐風中展開豐富精彩的課程。由人間音緣「希望之光」拍錄,到全球首次「雲水茶禪」體驗,再到「佛陀本懷主題論壇」與模擬佛學考的腦力激盪,「佛光之夜」的音樂饗宴,佛光人深深被感動與感恩所圍繞。 早課後,響應蔬食A計劃Vegrun run活動,佛光人走出戶外,邁向被青山環抱的草坪、麥田邊,拍攝『希望之光』。這首由馬來西亞蒲公英合唱團林穎茜老師特別為歐洲佛光人所譜寫的歌曲,讓人人聽後都感動不已。歐洲區秘書長滿謙法師更噙淚為大家開示,感恩佛陀、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感恩佛法,為因疫情與戰爭而不安定的世間,帶來「希望之光」,期許佛光人為人間帶來更多希望之光。 講習會中最為創新的課程「雲水茶禪」,是全球首次舉辦。每個人隨緣領取盛有烏龍茶、普洱或玫瑰花的茶缽,經茶禪行者隨機注入不同溫度的茶水後,仿效佛陀行腳托缽,依次入座,體會修行就在行住坐臥。主持人滿謙法師帶領大眾從個人獨飲中,於茶湯的一品、二品、三品、賞泉回甘;以及將待注水的茶缽高托、與禪茶行者間眼神交流,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法師更點出賞泉回甘為人生不可或缺的「留白」,講習會亦為人生中的留白,期許佛光人在生活中有更多的寧靜與甘甜。中間穿插如海法師、妙多法師的梵唄及蒲公英合唱團的演唱,天籟之音在在讓人人展開茶與禪與樂的對話。 講習會的另一元素「智慧」,在「佛陀本懷」主題論壇中展現。由歐洲副總住持覺容法師主持,妙益法師先介紹《人間佛教 佛陀本懷總說》的緣起,以問答形式,並結合自身經歷,敘說當面對外界對佛教的質疑時,星雲大師所表現出的智慧;強調人間佛教的神聖性-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知怡法師藉由書中「佛陀的一生」章節,展現佛陀的善巧方便的智慧,鼓勵佛光人堅定道心,真正落實「三好四給」。 知忠法師介紹第三章「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教導如何運用智慧理解原始佛教的「苦空無常」、大乘佛法的「六度四攝」等。妙衍法師講解第四章「佛教東傳中國後的發展」,佛教二千多年來,對中國文化及衣食住行的影響;更別出心裁透過2位佛光人的[小品],讓大家了解佛教語彙在生活中的運用。隨後的佛學模擬考,以六人一組團隊合作,在30分鐘內完成是非及選擇各20題,為8月份全球佛學會考暖身。 晚上的「佛光之夜」,由奧斯陸協會的『佛光山之歌』拉開序幕,巴黎、曼徹斯特、倫敦、法蘭克福、維也納、哥本哈根、里斯本協會,以手語、獨唱、合唱、朗誦等,體現大師以音樂弘揚佛法的智慧。蒲公英合唱團亦帶來讓全場歡聲雷動的精彩演出,大眾禁不住揮臂互動,上下唱和。身著芭蕾裙的奧斯陸佛光童軍,讓觀眾眼前一亮,純淨的音聲引來陣陣掌聲。在『信仰與傳承』、『希望之光』、『四海都是佛光人』震撼人心的合唱中,圓滿「佛光之夜」。 花絮 義賣高手~小小佛光童軍立奇功 人間社記者趙明明 挪威佛光童軍團在這次歐洲佛光幹部講習會期間,為了替歐洲募集建寺基金,在會議廳外,擺起一個義賣攤位,有吊床,點心與擺件。11歲的王雨婷、10歲的武閱奇、13歲的孔繁進和14歲的王穎,口齒伶俐,熱心為會員們介紹。認真可愛的模樣,不但吸引大批會員,許多輔導法師也慷慨解囊,共襄盛舉。佛光童軍表示兩天就進了三次貨,對成果滿意極了。 孔培德督導自2017年協助成立童軍團後,陸續有20多位成員加入,教學成果斐然。指導老師馬燕玲說每兩周訓練一次,舉辦環保,健身,素食烹飪,露營及公益活動。佛光童軍都表示十分喜歡童軍團安排的課程,可以結交新朋友,學習三好的作人道理,並體驗許多新鮮事物,更令人感動的是每位都許諾將來長大要作佛光協會的領導幹部。 是晚佛光之夜,他們以曼妙芭雷舞姿,載歌載舞《點燈》和《謝謝你》兩首曲目,不但獲得滿堂喝彩,且讓大家看到佛光山的未來希望之光。   人間通訊原文

認識佛光會 歐洲佛光會員雲端三聚首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人間社 平慈 歐洲報導】2021-07-22 為了讓歐洲的佛光會員更加深入瞭解佛光會的會徽、手印、會旗及會員大會歷年的主題演說等,歐洲各協會於7月17日聯合舉辦「佛光會員講習會」第三期課程,共有歐洲18個協會,近400位佛光人共同參與。 講習會由中華總會副祕書長有容法師主持。此次進行方式別出心裁,在每個部分授課結束後,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戴慶華和中華總會桃竹苗區協會副會長林依潔,以對談方式分享自己的體證。 第一部分,世界總會大洋洲副祕書長滿可法師為大家詳細解說會徽、手印以及會旗所包含的意義。隨後戴慶華分享在工作中曾經遇到的困境,用會徽來提醒自己的修持,用三問法「我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佛法如何幫到我」,讓事情圓滿化解。 第二部分歐洲區副祕書長滿謙法師簡述了17個世界大會主題演說,並指出星雲大師的這些法寶,透過三好、四給運用在生活裡,就可以達到五和的人生。接著林依潔分享自己對「自覺與行佛」主題演說的感應,自覺觀照學佛前後的轉變,勇於接受生活中的種種考驗,讓人生變得更圓滿。 課程中的Q&A環節,倫敦協會提問「怎樣接引年輕人?」戴慶華一語中的,年輕人需要自我存在的價值感,要給他們展示的舞台。巴黎佛光協會會長王愛蓮問出了大家的心聲,「怎樣開導會員參加佛學會考?」兩位講師積極出謀劃策,例如,發動年輕人互相PK,拜訪學校校長鼓勵學生參與等等。 有容法師為加深大家的印象,特別舉例在哪些情況下可以用到會徽、手印和會旗。也特別解說怎樣把主題演說和所辦的活動結合起來。 最後,歐洲佛光山副總住持覺容法師教導大家佛教就是一個創造幸福人生的法門,勉勵要用所學的佛法運用到生活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里斯本協會黃慧偉分享心得時提及,講習會中林依潔分享她兒子剪頭髮的故事,對其啟發很深刻。親子之間學會尊重與包容,得到正向的力量是無限的,先學會尊重與包容孩子,孩子也會更理解和信任父母。   人間通訊社報導

法國Jouarre修道院跨宗教聯誼交流會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法國Jouarre修道院跨宗教聯誼交流會 【人間社 羅慧君 法國Jouarre報導】2021-07-11 新冠肺炎疫情幾乎顛覆了全人類的正常生活,好不容易研發出疫苗,疫情趨緩之際卻又出現變種病毒,但浪漫又樂觀的法國人仍決定往好處想,宗教界人士更是趁政府解封,馬上召集跨宗教交流會。佛光山法華禪寺妙達法師也應邀前往塞納-馬恩省的Jouarre本篤會修道院,參與一場多宗教會議,同行有法華禪寺知冠法師以及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巴黎協會第二分會2位會員。 6月29日下午兩點半開始的跨宗教會議,由Jouarre本篤會修道院Solange修女發起,邀請本地各宗教屆代表人士出席,有天主教Michel Saulnier神父、Benoit神父、教友、藏傳佛教比丘尼Marie-Stella Boussemart、伊斯蘭蘇菲教派代表Soraya Ayouch女士及代表漢傳佛教的佛光人14位應邀蒞臨。 交流會中,Solange修女先分享她到日本一個佛教寺院之見聞,對日本佛教的感覺。幾位宗教人士也相繼分享疫情期間這兩年來各自修持的經歷與體悟。閒談中,大家追憶起2019年曾來此一起交流的印度教教師Swami Veetemohananda。當時Swami教師曾拋出問題,以做下一次會議的主題,不料幾個月後突然往生,令當年曾出席的人都感觸不已,更加珍惜今日的聚會。除了聯誼之外,提出今天的主題—如何邀請更多宗教人士來交流,以及栽培下一代,讓信仰有傳承。眾人紛紛提出所認識的一些宗教人士以做參考。 此外,就是決定下一次聚會的主題。Benoit神父和 Solange 修女非常熱衷於不同的宗教社區交流,瞭解每種宗教的文本和習俗,因此有意舉辦基督聖經與佛教經典聯合讀書會,增進彼此之間的認知。藏傳比丘尼Marie-Stella提議選讀卡拉瑪經其中一段「思想自由」,在沒有異議之下,暫定於11、12月期間擇日重聚,希望屆時所有疫情都消失。 建於西元7世紀的Jouarre修道院是法國頗有名氣的修道院,除了是歷史古蹟,修道院在某方面既保持傳統的有規律的修持生活,但又摒棄保守,在傳教方面非常積極,打開大門舉辦各種修持活動,歡迎大眾前往參加,甚至提供短期住宿,起居飲食跟隨修女們一起過著身心充實的每一天。   人間通訊社報導

法國碧西市民團清潔市容 佛光人歡喜結緣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人間社 徐美玉 法國碧西聖喬治報導】2021-07-07 隨著政府大力推行接種疫苗,在法國,新冠病毒疫情逐漸緩和,各地城市亦相繼解封,碧西市的幾個民團「綠色教堂」、「碧西零廢物」、「天主教救濟會」及ERC多元宗教文化協會等,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於6月26日合辦環保活動,清潔市容。讓市民在乾淨的環境中,迎來接下來的幾個仲夏戶外活動。作為碧西市一份子,法華禪寺提供帳棚、桌椅及飲用水,讓協辦人士做報到站;當天活動,ERC多元宗教文化協會旗下的法華禪寺、回教、天主教及猶太教都有代表參加。 國際佛光會巴黎協會第2、9、12、13、14分會,共12位會員特來參加。雖然天公不作美,整個上午都下著大雨,卻沒有澆滅大家的熱情。穿著雨衣,彷彿回到孩童淋雨玩水的心情:拿著垃圾袋,夾子、手套,戴著口罩沿著規畫路線,把撿到的垃圾一一分類,最後送回集中點。 活動從上午10時至下午4:30,分兩場進行。由天主教的艾麗絲做統籌,於現場派發不同的垃圾袋、手套及夾子等物品,並為每組參加人士講解負責的街道範圍,並說明參加者須能分辨垃圾種類,放在不同的垃圾袋。若看到小動物的骸體,不能撿起來,需打電話給相關單位請專人來處理。 艾麗絲會幫忙檢查參加者交回的垃圾袋,協助他們分門別類地投入正確的回收桶內,並代表市政府送上小小環保袋結緣。 參加活動的佛光人事後紛紛表示,以往參加過的環保活動,垃圾是撿了不少,但都是大袋的交回給主辦單位便算了事,從未想過還要將之分開。這次雖然撿到的垃圾不算很多,但在艾麗絲的引導下,學會不少相關知識,例如一些瓶瓶罐罐,必須清理好內部,才可以放進回收桶內。   人間通訊社報導

歐洲佛光人華嚴法海三會 學習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人間社 鄭海琴 歐洲報導】2021-07-07 歐洲法華講壇線上講座,7月3日恭請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主講《悅讀華嚴經》之三-「善知識」。法師引經據典、善用種種譬喻故事,深入淺出,精闢闡述善知識定義及其對學佛者的重要性,由此導入〈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吸引歐洲280位佛光人上線聆聽華嚴法義。 滿謙法師首先引述華嚴經文「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善知識……」,指出對善知識要有謙虛尊重、語言讚歎、服務奉獻、隨順供養的心。 什麼是善知識之道?《華嚴經》譬喻:「善知識如大地,承載長養我們;如高山,為我們依靠;如乳母,守護我們不令作惡;如良醫,醫治我們種種煩惱病苦;如勇將,滅除一切諸恐怖;如船師,令我們度越生死暴流」。 誰是善知識?法師表示,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愚者也有一得」,父母、師長、親朋好友、芳鄰、歷史、書本、科技、乃至一花一草、有情無情,只要能給人歡喜,提升淨化人類心靈都是善知識。佛教苦空無常義理更是無言善知識。善知識有四 : 1、外護善知識,令安穩修道。2、同行善知識,互相切磋策勵 。3、教授善知識,示教利喜。4、實際實相善知識,令證入三乘菩提。 〈入法界品〉以善財童子發菩提心,學菩薩道,受文殊菩薩啟發和指引,南行參訪五十三位大善知識,始於念佛,歸於行願;始於文殊、終於普賢,表示解行並重,也就是把理論和行願結合一起,才能究竟圓滿大乘佛道。 善財童子參訪過程中,走過高山大海及城鎮聚落,參訪對象身分不分尊卑貴賤、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每位善知識都有獨特修行法門。五十三位善知識更代表大乘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所修的法門,可歸類為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修行次第。法師並舉其中具代表性的德雲比丘、海雲比丘、彌伽居士、解脫長者、休捨優婆夷、勝熱婆羅門、慈行童女、遍行外道、摩耶夫人等等為大眾解說。 最後滿謙法師表示,善財五十三參走入人間行菩薩道,揭示人人可以成就佛道,是人間佛教的實踐。勉眾親近善知識,也做別人的善知識。學員們在群組留言感謝院長以講故事方式演講,非常有趣,意猶未盡,法喜充滿。   人間通訊社報導

從饞到禪 歐洲佛光青年線上烹飪再聚會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從饞到禪 歐洲佛光青年線上烹飪再聚會 【人間社 魏艾倫 歐洲報導】2021-06-19 繼香積國珍饈春宴後,歐洲佛光青年團於6月13日舉辦年度第二場「Cooking Shifu」線上美食烹飪課,禮請佛光山法華禪寺如群法師進行港式茶點現場教學,歐洲各道場近40位青年齊聚雲端、歡喜學習。 如群法師向青年們分享港式早茶的特色與禮儀並表示,在香港,早茶主要由中式點心和茶水構成,一般由肩上搭著白毛巾的「點心仔」推車出來,一邊走動,一邊高聲呼喊點心種類。點心通常分爲小點、中點、大點、特點、頂點,以此區分點心的價位;結帳時,可高舉點心卡,呼喚侍應「埋單」。 隨後,兩道港式茶點如約而至。調粉漿、加熱鍋,攪拌漿水、倒入鍋中、蓋鍋燜,卷起來切小段,淋醬汁和白芝麻。雖然步驟簡單,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練習。漿水不要太濃喔,下鍋要轉小火;不要急、慢慢來,等待的時候可以稱名佛號;一定要等熱粉冷了再卷起來,可以多加一點醬汁。 煮麵、切菜、炒製、攪拌,不一會兒,第二道正宗的港式茶點「豉油王炒麵」也新鮮出爐。如群法師提醒大眾,菜要現炒半熟,醬油最好分二、三次下鍋,面要用筷子攪拌;料理的技巧就是用心、專心及耐心。 倫敦佛光山監寺如海法師應邀與青年們接心開示,無論大家的料理是否好看,但一定好吃,因為大家剛剛都進入了煮飯三昧;無論大家的料理是否好看,但一定營養,因為禪門的Cooking Shifu就是最好的見證;無論大家的料理是否好看,但一定多練,因為熟能生巧,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人間通訊社報導

巴黎佛光中文學校再創佳績 繪畫比賽北京得獎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人間社 心一 法國巴黎報導】2021-06-25 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聯合舉辦的「仰望星空暢想–國際少兒環保公益繪畫大賽」,設定今年主題為「描繪仰望星空,暢想綠色家園,與生態環保相關,積極健康向上」的內容。 巴黎佛光中文學校接到北京的邀請,鼓勵學生參加,共有7件作品參與比賽。主辦單位表示,今年收到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巴西、巴拉圭、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及地區逾3000幅作品。 經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暨高級記者李舸,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美術研究所教授高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美術研究所教授程剛等七位專業評審委員依美學專業、契合主題、嚴謹態度和客觀元素等諸多考量進行評選。 巴黎佛光中文學校在6月23日接到喜訊,學生胡雨欣(HU CECILIA)的「綠色家園,你我共建」作品獲得三等獎。胡雨欣表示,首先感謝星雲大師創建佛光山,也感謝學校給予機會參賽;因為地球汙染嚴重,希望大家能停止對地球的破壞,共同努力保護環境,創建一個美好的綠色家園。 家長溫肖丹是國際佛光會巴黎協會的分會長,他表示,這次女兒取得好成績,讓全家人都非常的歡喜。感謝大師一生推動教育,提倡環保與心保的理念,讓海外的孩子也能有機會去學習;感謝巴黎佛光中文學校的環境,讓孩子從小就懂得愛護生命、愛護地球的正向引導,使孩子的內心都柔軟善良,因而能在作品中呈現出來。 妙多法師表示,巴黎佛光中文學校對外參與活動,再創佳績,這次參與繪畫比賽,學生能在北京得獎,非常歡喜。獲獎的作品未來將編入《仰望星空暢想–第四屆國際少兒環保公益繪畫大賽獲獎作品集》出版。   人間通訊社報導

歐洲18佛光協會雲來集 首場線上聯誼會樂陶陶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人間社 黃素璇 法國巴黎報導】2021-06-22 國際佛光會每年6月在歐洲各城市輪流舉辦聯誼會,是歐洲佛光人最引頸期盼的年度盛事。然而2020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歐洲聯誼會波折重重;原定於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的會議也無奈地延期。歐洲佛光人齊心協力,排除萬難,終於盼來了首場線上聯誼會。6月20日來自18協會,近700位會員雲來集,超越時空距離,線上相聚樂陶陶。別出心裁、引人入勝的內容不僅讓雲端上的與會者們耳目一新,更是把大家的心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聯誼會在莊嚴高亢的〈三寶頌〉中揭開序幕。歐洲聯誼會主任委員蘇秀琴督導在開幕詞中,特別讚歎佛光人疫情期間非但不鬆懈,反而掌握「危機就是轉機」,把法會、會議及課程轉為線上舉辦,讓更多普羅大眾在佛道上繼續地自我提昇。 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也為歐洲佛光人打氣。他說:「星雲大師創立佛光會,轉眼間就30年了。這30年來,非常感謝所有佛光人在全球的努力,將人間佛教的理念,廣為傳播開來。世間有種種的不圓滿,讓我們更加肯定佛法的殊勝與可貴。聯誼會為大家做一個信心信仰的結合,也透過聯誼更加肯定人間佛教的理念。」並以「不忘初心」勉勵大家時時刻刻要有信心和力量,把人間佛教的理念更加的往前邁進。 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則以星雲大師的「五和」理念期勉大家,成為一個快樂、健康、自在、慈悲、有自覺、有正確觀念的佛光人。他說:「拜佛、學佛也要行佛,佛光會把大家團結在一起,互相合作,用我們的慈悲心來鋪滿這個社會,讓社會安定和樂。」 「安住身心之道」為論壇主題,恭請世界青年總團執行長慧傳法師、祕書長覺培法師以及歐洲區副秘書長滿謙法師現身說法。3位法師從佛法、人間佛教以及星雲大師的教誨分享如何在飽受疫情摧殘下,依然能安住身心。 「佛光會與我」由巴黎、里斯本、曼城及倫敦協會多位資深督導與會長們闡述、分享當年篳路藍縷創立協會,有血有淚的感人故事。在感恩感動之際,更呼籲歐洲佛光人傳承此精神,讓佛光繼續普照著歐洲這片土地。 「道場介紹」中,每一協會都使出渾身解數,讓自己的道場脫穎而出。無論是地理位置、建築外觀、室內設計,每一座道場的成立都有著一段扣人心弦的因緣與故事。而在「特色會務報告」中,也見證了歐洲各協會如何透過培育青年、本土化、線上修持以及人文藝術讓「人間佛教」在歐洲遍地開花。 法蘭克福協會會長劉波在致謝幕詞時,感謝所有與會大眾積極參與,眾緣合和,成就了這近700人的首次線上歐洲聯誼。感恩大師的慈心悲願以及所有法師和佛光人的共同努力,讓大家在異國他鄉有了法身慧命安住的一方淨土。 歐洲聯誼會副主任委員黃華娟督導是歐洲聯誼會常客,百感交集的說道,覺培法師一席話「不要在失去以後才要珍惜」觸動她的心,勸勉大家解封後,要珍惜因緣,一定要親身參加歐洲聯誼會。 巴黎協會會長王愛蓮則說,太歡喜了,能和大家線上相會真的太感動、太圓滿了!佛光人真的太了不起了,大家都義不容辭的在弘揚「人間佛教」。來自倫敦,首次參加的Betty Moore讚歎佛光會就是「人間佛教」的體證,發願化感動為力量,也要肩負起「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的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特別邀請來自馬來西亞的林穎茜老師帶領蒲公英合唱團,在會議前帶動大家又唱又動,讓線上會議也一樣展現活力。 會議尾聲由滿謙法師代表朗讀2021歐洲聯誼會宣言。聯誼會在離情依依的惜別歌聲中圓滿落幕。每一位與會者都祈願疫情盡速消除,明年得以實體相見歡。   人間通訊社報導

歐洲聯誼會主題論壇 探究安住身心之道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人間社 趙明明 維也納報導】2021-06-22 國際佛光會2021年線上歐洲聯誼會6月20日登場,主題論壇「安住身心之道」,首先禮請國際佛光會世界青年總團執行長慧傳法師,為大家開示佛光會舉辦活動的四大意義為學習、擴大、聯誼、成就。此次大會活動連線的成功,表達出佛光人的努力與團結;並提醒眾人疫情期間,除了需謹慎防護好自己的色身,也要不動干戈定太平,不被小小病毒如「金碧峰禪師珍愛紫金缽」的執念一般,不自覺的干擾清淨法身,要更精進防範,勇猛的修行。 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表示,全人類面對浩劫之時,失去越多,越能考驗。用佛法想出辦法去破除任何障礙,直接面對無常迅速的腳步,警惕自心,在菩薩道上堅定慈悲願行,無怨無悔;大家相約一起共度難關,在菩提道上做幸福精進的佛光人。 歐洲區副秘書長滿謙法師一出場就問道「你住在那裡?」「此時此刻歡喜嗎?」勉勵大家身心不要住在五欲六塵中,要能「無住生心」,蘇東坡《此心安處是吾鄉》與星雲大師《溫暖人間是天堂》,可找出最好的答案。並分析色身的恐懼不安,源於執著無明煩惱,提出安住身心的方法:安住在發心、安住在學習、安住在行佛行善、安住在道念、安住在體諒。進而建議大家從寫感恩日記做起,每天以三好精神行佛,保護生態,傳遞善良正能量,世界一定轉好。 最後滿謙法師以《華嚴經》偈語「自得度,令他得度;自解脫,令他解脫;自調伏,令他調伏;自寂靜,令他寂靜;自安穩,令他安穩;自離垢,令他離垢;自清淨,令他清淨;自涅槃,令他涅槃;自快樂,令他快樂。」期勉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防疫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動起來,快樂起來,安住身心,以法為家,在星雲大師帶領下,大家攜手向前,傳遞正能量到全世界。   人間通訊社報導

歐洲佛光人朝禮祖庭 感念佛恩法喜充滿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受歐洲疫情嚴峻的影響,歐洲許多佛光會員返回中國暫居,4/3在巴黎協會項麗華督導長的帶領下,一行15人前往朝禮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並參訪南京天隆寺,感受到佛光大家庭的溫暖。 歐洲佛光人抵達祖庭,受到監院妙笙法師與諸位常住法師的親切招呼、熱忱接待,讓人有回到家的感覺,法喜又感動。看到大覺寺殿宇輝煌、嚮往以久的雲湖,特別是法師們的威儀、莊嚴的壇場、梵唄的攝受,都令眾人讚歎不已。 效法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精神,返回溫州前,一行人至南京天隆寺參學,監寺慧浩法師與妙霖法師親自接待導覽,更歡喜地請眾人以寺裡栽種的牡丹花供養觀音菩薩,期許大家學做觀音,人人心靈開展智慧花。法師介紹寺院道場創立的緣起、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理念等,眾人對大師為佛教、為眾生的慈心悲願及法師們海外弘法、推動人間佛教奮鬥的精神及毅力都由衷的感佩。 家中三代佛光人的項麗華表示,能皈依在大師座下,成為佛光人,護持三寶,真的感到無比的驕傲和尊貴。佛光人一師一道,在歐洲護持各地道場,回到中國也一定要朝禮佛光祖庭。 巴黎協會第十分會的黃美玲表示:「感恩大師!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為我們創建道場,希望返回中國的歐洲佛光人,一定要去大覺寺走一走,去看一看我們的法身慧命之家,去增加我們的精神食糧,去傾聽一下大覺寺的法音之聲,去感受一下大覺寺的清新空氣,那裡就是我們的人間淨土。」 第一次朝禮大覺寺的法蘭克福胡小琴也分享,佛光山法師的平易近人、笑口常開,令她印象深刻。不但親做導覽,更要化身為攝影師,幫眾人錄影拍照,讓大家都感受到人間佛教的弘法熱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參訪,有四位溫州友寺的佛光之友,其中涂東梅歡喜地表示,真的不虛此行!深刻地感受到作為佛光人的幸福,感覺到佛光山的偉大。大家也相約八月一定要再度回到大覺寺,參與更盛大莊嚴的焰口法會。   人間通訊社報導  

歐洲佛光會會員講習會 六百會員參與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佛光會是怎樣的團體?」爲了讓國際佛光會歐洲各協會的會員都能更了解佛光會的宗旨、目標等,國際佛光會歐洲各協會於27日特別聯合舉辦「佛光會會員講習會」,共計歐洲18個協會、近600位佛光人共同參與。 講習會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亞洲辦事處辦公室主任有容法師主持。東南亞區副祕書長覺誠法師首先為大家闡述佛光會的宗旨及目標,以〈佛光會會歌〉介紹佛光會的宗旨是要恭敬三寶、弘法利生、覺世牖民,要懂得尊重和包容,比如南傳、藏傳和漢傳的佛教只是語言和文化上的不同,所學的戒定慧等法義是不變的。並強調人間佛教以人爲本,遵守五戒、行八正道等,一定可以建設人間淨土。 中華總會金剛總召李德全分享佛光會裡的人間菩薩不只是在各種講座中增加慧解,更是在各種活動中行三好,實踐四攝、六度。 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則為大家說明佛光會的性質及性格,提到星雲大師1991年成立中華總會,1992年在美國成立世界總會,就是爲了讓在家眾可以和出家眾組成圓滿的教團。因此佛光會要有信仰的根性,普及的特性,現代的適性和國際的廣性,要懂得慈悲包容、衆生平等,即尊重家庭生活也重視社會福祉。 接著,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會長林文輝分享自己在參與佛光會的工作和培訓中,增強各種能力,成爲公司發言人,並帶動全家人一起參與童軍團,讓家業、事業、道業都愈來愈美滿。 會中也特別安排Q&A的環節,法蘭克福協會長劉波提問:「信徒和會員有什麽區別?」李德全說自己就是從信徒到會員,信徒常局限於單個道場,而會員可以參加各地,甚至國際的活動和培訓,擴大了視野,也提高了能力。 倫敦協會督導倪世健則問:「如何培養對三寶的恭敬心?」李德全分享,若能認識到僧寳荷擔了佛法的傳承教導的責任,是多麽的不容易,恭敬心自然升起。他面對已經出家的兒子慧眾法師時,也一樣合掌稱「法師」,佛法要在恭敬中求。 柏林的鍾浴曦問:「如何讓孩子接受佛法的薰習?」林文輝以自身經驗為例,分享一定要用善巧方便引導孩子參加道場的活動,易子而教,慢慢就會成就各種善因善緣。 歐洲佛光山副總住持覺容法師最後勉勵大家:「在熱心發展新會員之前,自己一定要了解佛光會的宗旨和目標,發願向創會會長星雲大師學習,把慈悲、歡喜傳承下去。」 荷蘭協會荷籍會員Wilfred Kreuger在會後分享心得,他很高興能參與講習會,不僅更了解佛光會的宗旨、目標等,同時也學習到與家人相處之道,有時因工作忙碌而忽略了細節,所以更提醒自己要行三好,要創造更美好世界,因為「我是佛」。   人間通訊社報導

滿謙法師「悅讀華嚴經」講座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佛光山海外巡監院滿謙院長於3月20日開講《華嚴經1—諸經之王》。《華嚴經》被稱為「諸經之王」,憨山大師說「不讀華嚴,不知佛富貴」,唐朝武則天為《八十華嚴》撰寫《開經偈》。《華嚴經》同時是一部法界之旅大經,是進入大不可思議的經典。四百位歐洲佛光人在線聆聽,跟隨滿謙法師一起悠遊華嚴的智慧法海,進入圓融無礙的華嚴世界。 滿謙法師首先介紹《華嚴經》是佛陀初證道所說的首部經典,是對法身菩薩及大心凡夫說,講一真法界,諸法實相,及如何斷無始無明習氣的進階法門,並介紹傳入中國的3種譯本,包括《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及《四十華嚴》。而弘一大師建議遵依《八十華嚴》,從世主妙嚴品第1讀至第59卷「離世間品」,再讀《四十華嚴》是為最完整讀法。 談到《華嚴經》與人生,滿謙法師表示,信仰是人格不能缺乏的一部分,而正信的信仰會引領大家走入圓融無礙的精神世界,看到人生新希望,了解完整宇宙人生的藍圖和智慧。同時提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從初發菩提心,到走入人間行菩薩道,參訪的53位善知識遍布於人間的各個階層。可見,《華嚴經》說的就是人間佛教。 《華嚴經》中提到修學的次第,從「信、解、行、證」中入海印三昧,即「一真法界」,而「一真法界」即十方法界,是當下自在世界。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被外境執著,保持平常心,便能離相覺照,體會佛性平等。 談到從《華嚴經》開展精神生活,法師指出學習普賢菩薩「以普眼觀一切眾生」、「知萬法唯心造,一切自如如」,才能擁有完整人生觀;希望大家透過《華嚴經》啟發心智,獲得「解脫、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大圓鏡智」,從而能自我肯定,誠實過真實生活,不評價自己和別人,圓融世出世間法,消除矛盾和對立情結,看出和實現人生新希望。 滿謙法師再分別從四分結構、五周因果、九會,詳細說明經典的組織大綱;同時也提到菩薩的五十二個位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和修行次第;並將《華嚴經》從「境、行、果」劃分。 滿謙法師表示「悅讀華嚴經」共分四堂課進行,之後的課程會詳細解說《華嚴經》的「七處九會」及主要內容。講座結束後,學員們紛紛在群組留言表示感謝,透過法師深入淺出的解說,認識到事理圓融,性空平等的華嚴世界,也更清楚了解學佛修行的次第。大家對下一堂課充滿期待。 人間通訊社報導

禪淨共修獻燈線上祈福法會 法華禪寺同步直播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佛光山2021年禪淨共修獻燈線上祈福法會,3月13日於佛光山大雄寶殿成佛大道舉行,法華禪寺同步直播,逾300位佛光人居家透過 YouTube 平台與佛光山數百位法師、全球佛光人線上同步修持。是日適逢星雲大師出家83週年,禪淨共修懺悔發願,功德回向,大師法體安康,法輪常轉;祈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疫情止息、人人身心健康。 大師說過「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佛光人當以佛教戒律為根本,以禪淨做為修持。大師一生倡導「人間佛教」,期許佛光人將佛教推動到社會家庭、到你我生活丶到每個人心靈。今年禪淨共修祈福法會選在3月13日,適逢佛光山傳統的信徒香會(農曆二月初一),為星雲大師出家紀念日,不但代表著僧信二眾傳承著宗風思想、努力弘揚「人間佛教」的理念,更代表著信仰得以延續、綿延不斷,意義重大。 「身為佛光人與有榮焉」國際佛光會巴黎協會督導蔡有娣有感而發,首次參與線上禪淨共修法會,法師整齊威儀令人攝受,莊嚴殊勝的法會,更令人攝心。壇場的佈置、法會順暢進行,無人機的精彩表演展現佛光山「集體創作」的成果,期盼明年有因緣回本山參加。 「獻燈祈福法會的殊勝猶如靈山勝會,彷彿極樂世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巴黎協會會長王愛漣感恩佛光山秉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精神,為福利社會,眾生而舉辦獻燈祈福法會,從中感受到星雲大師無限的慈心悲願。 佛光青年葉海,目前在中國,也傳訊息給巴黎法師分享法喜,讚歎佛光山弘法與時俱進,在大師出家日,佛光山信徒香會舉辦如此殊勝莊嚴的法會,意義非凡。尤其無人機表演,當大師在空中合掌祝福,猶如大師親臨現場加持大家,簡直是「震撼人心,感人至深」。 第九分會溫肖丹則表示,螢幕上同時呈現總本山與法華禪寺的子母畫面,同步聽到法師們在宣讀文疏,又是一個驚喜!無人機的表演,五顏六色的燈光相應在漆黑的天空中,顯得格外的耀眼。天空中燈燈相連,看到了最敬愛的大師,內心澎湃不已,淚水不禁掉了下來,大師就是我們的明燈,能成為大師的弟子,何其有幸! 第四分會鄭文娥說,法會中幾度熱淚盈眶,想到自己和這麼多師父以及全球佛光人一起共修,心中很是感動,身為佛光人太幸福了,能在疫情這麼嚴重之下,能和本山師父們以及全球大眾一起禮佛拜懺,是多麼不可思議。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國際佛光會波爾圖協會會長張春暉感動落淚,她說,希望透過禪淨共修,祈願以自己心燈一盞,化作無限燈,掃除疫情的陰霾,願人人點燃心燈,照亮娑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波爾圖協會會員金松芹表示,第一次參與盛會,除了感動感恩外,發願以三好淨化身口意,學習人間佛教。 巴黎協會會員葉金妹以恭敬虔敬的心,穿海青搭縵衣全程參與線上修持,表示法喜充滿。她說,壇場一片燈海,燈燈相傳,光明照耀,照破無明黑暗,點燃光明希望。並將修持功德迴向,祈願世界和平,疫情遠離,生活回歸正常。巴黎協會會員鄭海琴則表示,感謝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力量,雖然隔空,感覺與法會現場沒有空間距離,如親臨現場一樣攝受,殊勝無比,更難得是在空中與數百位法師及全球佛光人共同修持,感受到「我在眾中」的歡喜。 人間通訊社報導

歐洲佛光山線上慶元宵 佛光大家族團拜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歐洲多國仍處封城狀態,歐洲佛光山28日首次於線上舉行慶元宵活動。佛光大家族互相團拜,佛光一家親,歡喜熱鬧又溫馨。在大家集體創作下,活動創新亮點紛呈,有祥獅瑞獻、老外數來寶、各路財神、線上猜燈謎與各協會藝術文化表演等多元精彩節目。歐洲各國共有近六百位佛光人透過 zoom 及 youtube,零距離歡慶元宵。 活動在法華禪寺現場直播的「祥獅瑞獻」中拉開序幕,由巴黎佛光青年擔綱的舞獅隊搖頭擺尾、躥上躥下、活靈活現的向大眾傳遞新春祝福。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暨歐洲教區總住持滿謙法師在開示中提到,元宵節也是燈節,點亮自己菩提心燈,能夠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要用心燈去照亮黑暗與無明。 滿謙院長帶領歐洲佛光山共32位法師及師姑,也以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瑞典語、粵語、台語、溫州話、潮州話、中文等不同語言祝福大眾有「花開四季 耕耘心田」的一年,展現歐洲佛光山團隊的語言長才。其他歐洲各協會會長、歐洲各青年團、挪威及曼城佛光童軍團也發揮巧思,用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意,向大家拜年。 多國協會佛光人扮做財神,在喜氣洋洋音樂的助陣下,祝福所有佛光人法財、世間財一應俱全。來自多個國家外籍的佛光人及小菩薩,也以中文數來寶大串聯,雖然文稿需要大量時間與精力練習和背誦,但個個都排除非母語的障礙,達成使命,將歡樂與滿滿祝福送給大眾。 歐洲十一個協會亦使出渾身解數,獻上精心錄製的節目。法蘭克福青年歌唱家劉祥虎用一首深情的〈三寶頌〉,來讚嘆疫情之下能遇到佛法的殊勝。曼城協會的賀年MV〈滿利滿力 home〉節奏清快,活力滿滿。倫敦菩提園可愛善童們扮作十二生肖,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每一年不同的新春法語向大眾祝福。維也納協會青年們與法華禪寺的音樂老師共同合作一首人間音緣〈希望〉,透過音樂帶給大眾溫暖與光明。法華禪寺佛光敦煌舞蹈團用在疫情中所感悟到的佛法真理,創作出舞蹈「菩薩行」,勉勵大眾找回本自具足的菩薩心。在讓人不禁拍掌叫好的節目中,也應景穿插猜燈謎活動。線上佛光人踴躍舉手參與,由歐洲佛光山準備的十盞光明燈作為禮物全部送出,大眾意猶未盡,笑聲不斷。 活動最後,法華禪寺監院妙多法師領眾法師誦經祈福迴向,在佛陀紀念館燈光秀與星雲大師的新春祈願文中,慶元宵活動圓滿落幕。 剛加入佛光大家庭的荷蘭青年朱婉婷分享說:感恩佛光山各法師和佛光人的精心準備,沒想到除了佛法課程還有這麼輕鬆歡樂的活動,收穫滿滿歡喜。柏林協會副會長關琳美則提到:第一次與德國籍家人們一起參加佛光會活動,全家都非常讚歎這次活動的精彩籌畫與製作;多「彩」的年齡組、多「彩」的節目類型、多「彩」的語種,多「彩」的才藝,讓人目不暇接;作為佛光大家庭裡的一員,感到非常自豪,也希望自己未來能為這個大家庭多出一份力。倫敦協會第二分會會長黃素璇讚嘆在嚴峻疫情中和有限的資源下,由眾法師帶領,全體佛光人集體創作,獻上這場驚喜連連的線上元宵節慶典,讓人感動又讚歎;星雲大師常說:我在眾中,眾中有我,很榮幸是歐洲佛光山大家庭的一份子。 人間通訊社–原文

法華禪寺線上辭歲迎新 雲端祈福祝禱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法國新冠肺炎疫情未見好轉,配合政府限聚令,新春屆臨,法華禪寺2021辭歲迎新修持活動改為線上進行。於2月11日除夕,舉辦「辭歲延生普佛」, 12日上午,大年初一線上早課,之後也舉辦「新春禮千佛暨春節平安燈上燈法會」,偌大的殿堂空無信徒,法華禪寺監院妙多法師主法在雲端領眾修持,逾600人次參與,大眾齊心同願,心香一瓣,為疫情平息、為世界、為眾生祈福祝禱。在僧信二眾辭歲迎新祝福聲中,送走庚子鼠年,迎來辛丑牛年。 雖然信眾不能來道場參與法會,法華禪寺還是精心佈置,迎接新春。寺內張燈結彩,紅燈高照,喜氣洋洋。大殿張掛平安燈,擺設裝有橘子、平安米及法語的「福袋」,象徵祈祥納福;觀音殿、地藏殿,有祈願樹與蠟燭,給信眾許願、供燈;丹墀則設香爐,讓信眾可以燃香供佛,祈求平安;改裝後的接待大廳令人耳目一新,道場洋溢著濃濃年味,散發溫馨歡樂氣氛。 為滿足大眾心願,給人方便,法華禪寺慈悲,在春節期間特別開放給民眾來寺,上香點燈、禮佛、叩鐘祈福;配合政令,限制人數出入,做好消毒洗手、戴口罩、保持距離,來寺大眾都很自覺配合,做到防疫走春兩不誤。 佛光山開山大師影片開示,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祝福大家發財;大師說「發財不一定是金錢,健康、平安、歡喜、慈悲、智慧、有人緣、有佛法都是財富,財富在我們的心裡,發心就是發財。」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花開四季 耕耘心田」,精進勤於耕耘心田,四季常栽智慧之花,要用增上的願力來開發心田,要用出離的願力來耕耘心田,要用菩提的願力來播種心田;使「心田不長無明草、性地常開智慧花。」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表示,佛光山因應疫情,推出雲端點燈,讓無法來道場的民眾,感受節慶的歡樂氛圍,掃除疫情帶來的鬱悶和陰霾,也可以超越距離線上點燈,點出光明希望,慈悲智慧。 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表示,發財不只是發外財,還要開發內財,用慈悲喜捨,惜福結緣、慚愧感恩、修禪修定耕耘心田,所謂有播種就有收成;在新的一年,要有新觀念,新開始、新作風、新發心。 不少人表示,今年過了一個不「疫」樣的春節,在線上同樣感受到溫馨歡喜,超越疫情距離心連心,此彼不一不二。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年新展望,自我期許,自我勉勵、從心出發,只要人人行三好,努力耕耘心田,世界一定會變好。 法華禪寺監院妙多法師鼓勵信眾,以大師新春法語為今年努力目標和方向,發心立願,以三好四給,佛法開發心田,播撒善美種子,勤勞耕耘心田,迎來花開四季。 人間通訊社 – 法華禪寺線上辭歲迎新 雲端祈福祝禱

「AA孩子的家」的孩子訪法華禪寺 找尋信仰

Posted in: 道場新聞 | 0

新冠肺炎疫情在法國雖尚未放緩,但法華禪寺已經接待2021年首個參訪團,也是自從疫情爆發,政府實施限聚令以來,首個到碧西市多元宗教文化區參訪的團體,而且,他們非一般學校的學生,而是國際性保護兒童青少年的教育單位 Apprentis d’Auteuil(譯:歐特伊的學徒)又稱「AA孩子的家」的少年。 2月3日下午3點,由天主教 Dominique 神父引領,「AA孩子的家」3位監護人帶著6位少年,到訪佛光山法華禪寺,由佛光會員周曼碩接待。1個小時的參訪路線,從接待大廳開始,繼而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因為中國新年將近,大廳與殿堂都有特別布置,觸目都是紅色;周曼碩為他們略說,明年就是牛年,根據華人的習慣,喜歡紅色,所以到處都有紅燈籠、紅色的牛肖像,也介紹大廳的壁畫—佛光山於全球五大洲,具代表性的佛寺等等。 整個參訪過程,陪同而來的神父從旁補充,提到年前曾於此舉辦的天主教中學生與佛光青年對談的活動,乃至今年元旦在教堂進行的多宗教為世界和平祈福會,顯示此間碧西市的各宗教間之融和。 「AA孩子的家」原是天主教所辦的國際慈善組織,起源於法國,1866年法國一位神父 Abbé Roussel 收容了在巴黎街頭遊蕩的孩子。神父認為每個孩子都應該得到照顧,因此創辦慈善機構,收容孤兒,教導讀寫,讓這些孩童接受教育,長大後能找到工作。發展至今,經過歷任神父的努力,「AA孩子的家」已經成為天主教支持的國際性教育單位,在世界各地37個國家參與,專門扶助街童,甚至收留有家庭問題的孩童、青少年,為他們營造家庭的溫暖,並輔導這些缺乏正常教育的孩子學習一技之長,以便能與社會接軌。 為了輔助這些邊緣青少年走上正途,「AA孩子的家」會讓他們認識不同宗教,希望他們找到信仰,藉宗教的力量,增長向善上進之心。 這次參訪由「AA孩子的家」的3位監護人帶領到碧西市認識各個宗教,其中1位更特別為他們拍攝錄影。住在「AA孩子的家」的兒青都是各有狀況,據神父說,原本有2人因為是回教徒而不想來,但抵達後聽到周曼碩對佛菩薩像、殿堂的設施等講解,大家的興趣就被引發起來,陸續提出問題,甚至到了觀音殿,孩子們對兩旁的33觀音石像更是好奇,神父也協助講解,讓他們知道觀音菩薩以慈悲聞名,是東方的「聖母瑪利亞」,因此願意點燈祈願,孩子們的態度有明顯改變。 臨別之前,大家高興的接過妙達法師派發的結緣品,孩子們最愛吉祥手帶,接過後馬上帶起來,揮手說再會,跟隨神父到下一站,穆斯林中心參訪。 這次參訪能感受到孩子的喜悅,隨行的監護人即向神父表示,會籌畫帶第二批孩子到訪。 人間通訊社 – 「AA孩子的家」的孩子訪法華禪寺 找尋信仰